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吉林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吉林市农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3-03-06 11:11:26
吉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
 
 
吉林市农产品加工及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加快食品工业发展,对于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城乡就业,提升食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快富民强市步伐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制定《吉林市农产品加工及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十五”规划执行情况评估和发展环境分析预测
1、我市食品工业现状及“十五”发展概况
  十五期间食品工业企业达到2000余户,固定资产总额约95亿元,产值由1999年的29.4亿元,发展到2004年的48亿元,与农业总产值152亿元比较为1:0.3。2004年全省食品工业总产值305.2亿元,我市占15.7%。已经形成以酒精、啤酒、冷饮、大米、食用菌为骨干的食品产业;吉林经济开发区、丰满、舒兰、永吉等几个食品产业园区。
2我市食品工业发展机遇和困难
(1)宏观环境提供的机遇
  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实施,为我地区食品企业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机遇。目前已申报包装了20余个亿元以上项目,近三年将有大量资金投入,将有一个飞速发展阶段。大项目的支撑带动作用逐渐显现。燃料乙醇、沱牌玉米示范园项目达产后,除了自身产生近50亿元的销售收入外,还带动食用油、饲料、糖浆等相关产品,对我市食品工业发展有较大促进。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对于产品出口,企业国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依托长白山资源生产特色食品可以加速我地区与发达地区接轨。
  近几年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有许多政策倾斜,将减免大量税费,减少农民负担,大大降低了农产品的成本,为食品工业提供质优价廉的原料,提高食品产品的竞争力。
(2)不利条件
  加工转化能力弱,产业链条短。大量蕴藏的野生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地开发利用。
产品档次低,竞争实力弱。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一般产品多,品牌产品少,能够外销的产品少,从而导致市场占有率不高。
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小、技术落后。有实力够规模的带动性龙头企业不多,集群化的食品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滞后。
  原料基地建设不配套。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特定原料基地少,资源利用和保护不够,满足不了龙头企业对生产原料的需要,大量生产设备闲置,制约食品工业发展。
  加工技术和设备落后。我市大部分食品企业还停留在半机械化状态,缺少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导致产品质量不稳,缺乏创新。
资金投入匮乏。企业的项目建设,产品更新,品牌培育受资金不足影响进展缓慢。
3我市行业发展的基本支撑要素
(1)农业原料优势明显。吉林市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所辖五市(县)均为国家级商品粮基地。粮食总产量300万吨,占全省的10%。其中水稻产量全省第一,达100万吨。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51.7万吨、14.5万吨、6.9万吨。全年果菜产量300多万吨。为深加工提供了充足原料。
(2)特产资源丰富,生物种类繁多,天然野生资源独占优势。区内生长繁衍着近3000种野生动植物,发展长白山特色产品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
(3)区位环境优越。吉林市地处长白山余脉,生态环境相对洁净,是世界生物圈天然保护区的“立体资源宝库”。独特的山水和气候条件为发展生态食品、有机食品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使我市成为长白山野生资源的主产区和集散中心。
(4)产业化基础较好。我市发展食品工业历史较长,形成为数众多的大中小共同发展的企业群,大企业、大项目示范带动效应逐步释放,现有年销售收入达千万元以上的企业20多户,啤酒、乳业、葡萄酒、燃料乙醇等已经形成了较强的加工转化能力。
(5)科研能力和人力资源具有比较优势。中国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省养蜂研究所、吉林省蚕业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实力较强;北华大学林学院、东北电力学院、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等与食品工业相关的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近年发展起来针对长白山资源商业开发的民间和社团组织在科术开发和成果转化方面逐渐发挥作用。目前全市食品企业从业人员近10万人,其中中级以上工程技术人员约400人。
(6)龙头企业和大项目带动作用增强,打造出一批知名品牌。经过多年发展和大项目建设,培育出年销售收入千万元以上的企业20多户。主要产品在全国、全省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
(7)招商引资合作开发农产品和野生资源取得一定进展。沱牌、娃哈哈、伊利和蒙牛等一批品牌落户,带动一大批基地和相关产业发展。
二、十一五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以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契机,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地区特点围绕粮食深加工、长白山特产资源开发,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农产品的合理转化。大力培养龙头企业,培养绿色有机食品、长白山生态食品等品牌,不断提高食品产品竞争力,扩大销售范围,巩固食品工业在我市经济中的支柱地位。
  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合理开发资源,生产适销对路,外向度高的食品产品;扶优抚强,鼓励企业引进高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使用现代先进的管理方式,培养一批竞争力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俱佳的食品企业;利用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政策,实施一批有开发前景的项目,发挥大项目的骨干带动作用,发展企业集群和食品产业园;加快资产整和,把启动闲置资产和引进资金开发新项目结合起来,通过产业快速发展,缓解资金、产品、就业之间的矛盾;开发长白山生态食品,突出地方特色,培养3-5个经济指标在全国排在前十位的产业。
2、发展目标
  经济总量目标:到2010年,食品工业产值及销售收入达到260亿元,年均增长26%。到2020年食品工业产值及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
投资和项目建设目标:十一五期间,建设50个亿元以上大项目,累计投资150亿元,规模企业150个。
3、发展战略和实施步骤
  利用国家解决三农问题和国有企业职工并轨的有利时机,在原材料人员资产等方面进行有效整和,发挥社会功效,使社会资源有效发挥作用。
  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历史机遇,切实建设一批有带动作用,技术含量高,产品前景好,资源转化能力强的大项目。
  巩固现有的玉米、酒类、稻米、冷饮等发展较好的产业,重点发展长白山特产资源的开发,围绕玉米下游产品进行深度开发。逐步形成以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线的玉米、大豆、稻米、畜产品、长白山资源、食品化工6个产业集群。在产品结构上,保持县有传统食品基础上,配合全省打造长白山生态食品的战略部署,积极开发研制保健食品、富硒食品、民俗(民族)食品、旅游食品。
扩大建设吉林经济开发区、永吉、丰满、船营、舒兰、桦甸、磐石7个食品产业园。并在各县市区培育相对集中的食品企业群.重点建设吉林经济开发区内的玉米产业群、生物科技企业群、名牌食品企业群。
  主要的实施步骤:2005-2007年整和社会资源,开始建设以老工业基地项目为骨干的大型食品项目,亿元以上项目30个,投资45亿元,到2007年末基本投产。2008-2010年继续项目建设,前期项目达产形成产业支撑,2010年全地区食品工业产值和销售收入达到260亿元.
三、产业布局
  以县域经济为基础.建设原料基地:培育稻米、畜禽、食用菌、山野菜、林蛙种养殖基地。依托航天技术形成航天育种基地,并种植航天农产品,形成高技术含量的食品原料和粮食种子主产区。
继续扩大建设食品产业园。
  经济开发区以两个玉米大项目为龙头,重点发展玉米深加工、冷饮、食品添加剂。骨干企业有燃料乙醇、沱牌、双飙薪、娃哈哈、伊利、香港新实业、天宝等。
  船营区以天池酒业、九牛乳业、春光牧工商、福源馆、食品公司速冻食品厂、太太公司、吉林酿造重点发展乳制品、葡萄酒、速冻方便食品、糕点、调味品等。
  丰满区食品企业相对集中,有大森林、天力、元豪、江滨、紫豪、丰迪、银河、蜂研所等企业,重点发展冰淇淋、水制品、酒类、方便食品、蜂产品等。
  永吉县经济开发区以正大饲料、益民饲料、世纪兴、蚕业所、浩江、金派、哈尔滨啤酒、江滨等企业为骨干,重点发展玉米饲料加工、长白山干果、特色蔬菜、特种油脂、滋补酒等产品。
  磐石市在引进娃哈哈公司以后,食品产业迅速提升,有丰富的粮食、山野菜、食用菌、畜禽资源,十一五期间依托娃哈哈、金粮米业、双汇等骨干企业扩大建设食品产业园,重点发展饮品、肉类屠宰加工、稻米加工、特产加工。
  桦甸市以奈奇乳业、金城食用菌、诚信林蛙、金沙河米业、桦甸植物油等重点企业,侧重发展稻米加工、林蛙、特产干果、乳制品等产品。
舒兰市以禾生豆品、吉谷纤维、舒兰酒业、圣基、舒兰植物油等企业为骨干,重点发展酒类、玉米食用纤维、植物油和特种油脂、稻米、林蛙、山野菜等。
四、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根据国内外食品工业发展方向、需求结构的变化趋势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今后一个时期,我市食品工业重点围绕玉米、大豆及油脂、有机米、畜禽产品、长白山特产资源、食品化工6大产业链,经过五到七年时间,把我市食品工业培育和发展成为以一大批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为依托,以大项目为支撑,产业基础雄厚、具有一定竞争实力并对全市经济起重要支撑作用的支柱产业。
1.玉米产业链
  预期目标:玉米转化能力达到300万吨,40余个品种,销售收入100亿元。
玉米是我地区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已经有燃料乙醇、沱牌、正大等公司生产酒精、饲料、玉米油、糖浆等玉米的综合加工包括副产品的完全利用、主产品的合理构成和下游产品的衔接。
2、大豆及油脂深加工产业链
  我市是全省大豆的主产区,年产量超过20万吨。要把大豆深加工产业做成东北大型大豆深加工基地。重点建设开发豆奶粉、异黄酮、浓缩蛋白、大豆皂甙、核酸、低聚糖、保健功能因子等高技术含量产品。发挥现有植物油加工基础,扩大规模生产20万吨精练豆油。同时保持和发展传统的食用油、豆粕、豆制品、调味品。
   骨干项目:磐石10万吨精练植物油,蛟河市东方粮油有限公司高新技术生产大豆降解蛋白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舒兰大豆深加工示范园区,吉林酿造有限公司扩产项目、6万吨玉米油、3000吨紫苏油、5000吨特种油脂等。预计销售收入40亿元。
3、有机米加工产业链
  我市水稻产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达100万吨,可加工大米70万吨,还有小米、黑米等杂粮,是我市的优势资源。开发精米加工新产品,发展方便米、免淘米、营养强化米的生产,加大绿色大米、有机稻米产量;合理利用米糠资源,提高综合利用水平,积极开发米蛋白、米糠营养油、米糠多糖、膳食纤维以及等功能食品,通过稻草、皮壳综合利用开发稻草板、二氧化硅等产品。
建立北方绿色水稻生产及加工基地。重点建设永吉15万吨绿色有机稻米生产加工项目,孤甸子10万吨有机大米,舒兰1.8万公顷绿色水稻有机食品基地建设项目,蛟河10万吨精米加工项目等四大稻米园区。另有银狮集团万吨米糠油系列项目。预计销售收入10亿元。
4、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
  我市发展畜牧业及畜产品加工业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有利条件。2004年我市生猪503万头,肉牛271万头,奶牛2.8万头,羊84万头,家禽1.08亿只。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51.7万吨、14.5万吨、6.17万吨。要继续稳定发展猪和禽蛋生产,加快发展牛羊肉生产,突出发展奶类生产。重点发展肉及肉制品、乳及乳制品和畜禽副产品综合利用等。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以上。
5、长白山资源深加工
a.果品及饮品加工
  全地区及合作种植基地全年可提供葡萄20万吨,为大规模发展葡萄酒业和饮料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我市要以船营、昌邑、蛟河为原料基地,以长白山、天池为依托生产全汁山葡萄酒,产量由2004年的3万吨发展到2010年的20万吨。加快建设长白山酒业公司山葡萄酒、天池酒业公司扩建配套工程。到2010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元。
b.山野菜、食用菌加工
  山野菜、食用菌资源在我地区总储量30余万吨。人工种植的有木耳、滑子蘑、香菇等,其中木耳2004年人工种植量可达1亿袋,干木耳2500吨,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要以周边林场山地为种植基地,以磐石、蛟河、永吉重点地区,扩大各种包装制品的生产规模,积极引进冻干、超微粉碎等技术发展深加工产品。到2010年产量1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
c.水果加工
  发展浆果综合加工和饮料制造业。要大力发展果酒、果汁、果酱、香精、色素、维生素、保健食品、生物活性物质产品。加工能力5万吨,销售收入5亿元。
d.水及冷饮制品
  利用本地区矿泉水资源,鼓励和规范发展符合消费市场需求的运动饮料、保健饮料等主流产品。支持果蔬饮料和矿泉水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到2010年产量达到50万吨;冷饮制品以伊利、红旗、天力、天宝为主体,到2010年形成20万吨生产能力。2010年销售收入10亿元。
e.林木产品加工
  我市林产品加工潜力较大。充分利用未开发的桦树槭树等浆液资源,生产有地方特色、天然无毒、营养丰富具有抗衰老抗疲劳、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的树汁饮品,规划产量20万吨。同时提取酯类、醇类、芳香物质、植物胶等食品原料,扩大东北红豆杉种植提取紫杉醇,开发花粉食品。2010年销售收入5亿元。
f.药用、保健类动植物加工
  要以康乃尔、吉尔吉、国泰、省生物、葆龄等中药企业为龙头,加快发展保健功能食品。要以本地区林场山地、左家种植基地和蛟河北药基地为原料产区,开发滋补酒、营养饮片、胶囊、干粉、原液等各类产品。北药基地总规划投资44亿元,2010年销售收入10亿元。
g.天然色素及食品添加剂
  我市广泛存在富含天然色素的安全性高、品质好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长白山就有色素植物六十多种,贮量较大的为花色甙类。规划建设以种植基地——色素提取——副产物深加工于一体的天然植物色素综合利用开发项目,形成年1000吨天然植物色素的能力。昌邑、永吉、蛟河为主产区,建成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天然色素生产基地。加工同时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甘草酊等高档香料。2010年销售收入5亿元。
h.干果及种子加工
  我市山核桃、松籽、苏子、月笕草等野生植物资源丰富。要立足长白山植物资源,生产加工特种油脂,研制开发生产应用于高级调合食用油、医疗、保健、高档护肤等领域的稀缺植物油系列产品。重点建设万吨高级苏子油、4.5亿粒苏子油软胶囊、1.3万吨苏子饼项目;5000吨核桃油、2000吨松子油综合加工项目;200吨维生素E项目。开发建设调和油、月苋草油、葡萄籽油等高附加值产品,适当生产蛋白饮料。2010年销售收入10亿元。
i.经济动物制品
  要以左家特产研究所为技术依托,以鹿产品生产为主,提纯及鹿滋补系列加工产品。销售收入3亿元。加强蜂、蚕产品加工。以省养蜂所、省蚕业所为技术依托,以大绥河千把柞蚕、丰满万群蜂业为原料基地,重点发展蜂蜜、王浆、蜂胶、蜂蜡、蜂蛹、蜂巢、花粉片、有色蚕丝、蚕蛾制品及滋补酒产品。销售收入5亿元。
  开发林蛙系列产品。我市林蛙放养量55亿只,居全国首位。要以桦甸、舒兰、蛟河为资源中心,发展林蛙油胶囊、林蛙饮料、林蛙油含片、原药材等滋补产品。销售收入6亿元。
j蔬菜深加工
  蔬菜种植是我市传统产业,有白菜、罗卜、茄子等近百种,总产量超过300万吨,我地区将以民俗食品为起点结合冻干、低温杀菌等技术,开发酸菜、朝鲜族酱菜、速冻蔬菜、保鲜净菜、蔬菜饮料、蔬菜泥等系列产品。以桦甸、永吉、昌邑为主要地区,设立蔬菜产业园。规划年加工转化能力30万吨,销售收入5亿元。
6、食品化工产业链
  化工行业是我市重要的产业支柱,按照吉化股份公司和集团公司的几条主要化工产业链发展情况看,能有四分之一的产品可直接或间接使用在食品添加剂上。依托吉林石化公司和石化股份公司拉伸化工产品链的几个途径,生产食品相关品种超过100个,总产量25万吨,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建成国内最大的食品添加剂原料生产基地。
五、食品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1、重点扶持大项目,建立食品行业大项目的调度制度。抓产业链条长的项目,对项目要逐一进行包装、论证、衔接。加大产业政策的引导,抓好重点项目的组织和实施,突出重点抓骨干企业和骨干项目,并利用好各层面的招商手段和措施。
2、加快科技进步,建立双边、多边技术协作机制。组织实施好国家、省、市科技项目工程,依靠科技创新、改造提升行业水平,提高产品质量。要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快食品工业现代化进程、加强产、学、研的结合,通过行业组织在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形成密切合作。加快培育、建立食品行业专业人才队伍,发挥专业技能骨干作用,培训技能人才。
3、打造名牌产品,实施名牌战略,依托名牌开拓市场。围绕我市资源特色打造我市食品名牌产品。对我市一些骨干产品应整和品牌,突出长白山生态食品这一区域品牌,防止无序竞争,破坏地区食品的整体形象。
  组织好企业的各种形式的展销会,推介会,产品品评会,企业要搞好产品推介,市场开发,以及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适应WTO的要求。充分利用会展平台、旅游平台、网络信息平台把本地企业推向国际市场,把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引进吉林,彻底改变地产品为本地服务的旧观念,提高企业档次、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加大产品外向度,使产品跨地区跨国销售,达到一个新飞跃。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招商引资是我市现阶段食品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唯一有效途径。要把招商引资贯彻到食品产业调整,大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坚持引资与引智相结合,注意高层次招商、要以较大食品加工项目、产业化龙头项目和现有企业对接项目为重点。通过招商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模式要敢于攀高结贵、瞄准国内外大企业集团,寻求我市生产要素与域外资金、技术、人才的有机结合。
5、设立食品行业发展基金,以息养贷,有偿使用,滚动发展,主要对重点企业和科技扶持企业给予短期资金支持。通过各种渠道,申报筹集无偿资金和有偿贷款。同时设立科研孵化园,为中小企业的科研项目转化提供关键性帮助,孵化园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以发展和新增收益来补偿先期投入为原则,吸引、消化一批食品新产品,新技术的快速投入。建立食品工业科技投入体系,优先安排科技三项费用,用于重点扶持新产品开发和食品科研课题研究。
6、加大长白山资源的开发工作力度,制定好开发利用的扶持政策。长白山资源和东北传统产品是本地丰富的特色资源,要树立长白山品牌形象,打造产品优势,搞好区域品牌管理,为推进长白山资源的开发利用,制定系列优惠政策。落实好农工商、产学研一体的扶持政策,在资金的投放上倾斜,在市场管理上放宽,在税费收缴上定率,一条龙的支持发展。
7、继续建设食品产业园。扩大已有的吉林经济开发区、永吉、丰满、越北、舒兰、桦甸、磐石6个食品产业园,在园区中集中骨干项目和骨干企业,政策上扶持,设施上配套,人员资金上优先,把食品产业园建成当地的经济支柱。培育新的食品产业园或食品企业群,争取在每一个县区建设一个食品园,依据当地资源,形成自身特色,促进资源转化.

上一篇:吉林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
下一篇:吉林市重大项目“十一五”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