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吉林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吉林省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09-26 13:15:31
第一章 认清发展形势,把握新一轮振兴发展机遇
 
       第一节 发展基础
       一、“十二五”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二五”时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吉林省工业经济也出现增速放缓、部分产能过剩、效益下降、工业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问题。为此省委、省政府高位统筹,积极应对,认真贯彻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发挥“五个优势”、推进“五项举措”,加快“五大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政策措施,保持了我省工业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
       工业总量不断壮大。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稳定增长。工业总产值自2013年起突破2万亿,并连续三年稳居2万亿元以上,2015年达到2.3万亿元,是2010年的1.76倍,年均增长11.8%;2015年完成工业增加值6054.6亿元,是2010年的1.6倍,年均增长10%。工业资产合计不断增加,2015年工业资产合计为17399亿元,是2010年的1.6倍,年均增长9.9%。工业投资持续增长,2015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15.8亿元,是2010年的1.4倍,年均增长8.8%。
       运行质量不断提升。2015年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2045亿元,是2010年的1.77倍;2015年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71.5亿元,是2010年的1.47倍。企业亏损面进一步降低,2015年企业亏损面为8.2%,比2010年降低1.6个百分点。资产负债水平较为稳定。2010-2015年间规上工业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3.9%、53.38%、54.8%、53.9%、53.8%,处于最佳区间。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所有制结构得到优化,2015年,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占全省规上工业比重达32.4%,比2010年下降了8.9个百分点。轻重工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轻重工业比例由2010年的27.9:72.1调整为2015年的32.3:67.7,轻工业占比提高4.4个百分点。对传统支柱产业依赖下降,优势及新兴产业的增量贡献进一步加大,装备制造业和医药这两大产业获得长足发展,2015年,两个产业合计实现增加值1156.7亿元,占全省比重19.1%,比2010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由2010年7.03%提高到2015年9.5%,提高2.47个百分点。此外,新兴产业在我省工业经济的新引擎作用正在显现,一批代表新动能的重大技术和产品实现突破。“吉林一号”卫星成功发射,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正式下线,高端CMOS图像传感器研制成功,远距离、长航时无人机系统实现产业化。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日趋完善。已建立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72户,其中,国家级中心14户;建设吉林省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54个,获批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6户;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吉林省与科技部)共建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8个,建成8个国家级和15个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这些创新平台已经成为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孵化器。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内部支出、企业拥有科技人员、企业专利申请数在五年间都增长1倍以上,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技术创新成果产出主体。一批关键技术在企业获得应用。智能高速动车组制造关键技术、艾滋病疫苗生产工艺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双轴并联混合动力技术、差别化纤维生产工艺技术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蛋白长效化技术、植物多元醇及燃料乙醇改良湿法生产工艺技术等实现世界首创,有机电致发光、热冲压成型、T400级碳纤维生产等技术实现产业化,聚乳酸生产技术向万吨级产业化方向迈进。一批重大新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高速动车组、系列碳纤维产品、聚酰亚胺、聚醚醚酮、重组人胰岛素等一大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重大新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全省累计开发填补省内空白以上新产品5480种,新产品产值率一直保持24%以上。
       产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工业产业集聚度明显提高,2015年,全省60个重点产业集群内的工业企业已达到3383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983户,占全省的36.8%。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五年间,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用水量累计分别下降36%和37.8%,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品牌意识进一步增强,引导企业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品牌培育力度,五年间有44户企业获得吉林省质量奖、认定吉林省名牌694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1个、驰名商标93件、著名商标876件、地理标志商标22件。
       “两化”融合取得新进展。“十二五”以来,全省两化融合总体水平有所提高。2015年吉林省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65.8,位居全国第22位。培育省级两化融合试点企业22户。围绕长吉图城市群的主导产业和产业园区,开展创建7个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试验区均基本搭建完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如辽源东北袜业园区电子商务平台建成并上线营运。20家企业成为国家贯标试点企业,其中中化长山和吉林敖东两家企业已通过国家贯标评定,省电子检验院通过国家工信部认定为贯标服务机构。自主开发了“吉林省两化融合数据采集评估系统”,建立了区域和企业两化融合水平自评估诊断工作机制。全省建成一批数据中心涉及汽车、化工、纺织、医药等行业重大项目,较好地提升了区域和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2015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634亿元,是2010年的2.3倍;实现增加值7336亿元,是2010年的1.7倍;上缴税金741亿元,是2010年的1.8倍;从业人员723万人,是2010年的1.4倍;私营企业户数和个体工商户分别为23万户和136万户,分别是2010年的2倍和1.8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行顺利,实施“万名创业者、万名小老板”培训工程;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建立完善公共服务体系,115个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年服务企业5.5万户。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融资服务体系、创新服务体系、创业服务体系、市场体系和人才体系建设均得到加强。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成效明显。实施采煤沉陷区治理、煤矿棚户区改造、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7个资源枯竭城市坚持把每年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民生建设,实现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全面启动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治理采煤沉陷区41万亩,关闭煤矿335个,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逐步得到解决。五年间,7个资源枯竭城市实现GDP年均增长10.9%、地方财政收入平均增长15.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2%和9.4%。
       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取得实质性进展。吉林市哈达湾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列入全国首批试点,区内共有晨鸣纸业等67户重点工业企业完成搬迁。改造完成棚户区约6万户,共腾退土地面积700多万平方米。长春轨道客车、冀东水泥、一汽四平专用车等一批重点企业搬迁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吉林铁合金、吉林炭素完成整改搬迁方案。长春市铁北、四平市铁东、辽源市仙人河、通化市江东、白城市洮南等5个老工业区,通化市二道江煤矿区、临江市大湖煤矿区、磐石市红旗岭镍矿区、辉南县杉松岗煤矿区、珲春市英安煤矿区和白河林业局等6个独立工矿区列入国家支持范围。2014年至今,共有101个城区老工业区和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项目获得20.7亿元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支持。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十二五”时期,吉林省工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但长期制约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没有从根本上破解,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一些深层次的困难和问题影响并制约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发展方式粗放,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一是靠大国企。2015年,全省年产值100亿元以上企业有12户,其中半数为国企,产值占全省工业比重达到21.4%,“一柱擎天”的问题尤为突出。二是依赖资源。2015年,煤炭、黑色金属采选和加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非金属矿物制品、木材加工、有色金属采选和加工等6大资源型产业产值占全省比重接近20%。随着煤炭资源枯竭、天然林禁伐、原油、钢铁、水泥等大宗原材料价格下降,使得我省资源型产业增长乏力。三是初加工。工业产品中“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居多,产品加工停留在初加工阶段,不论是石化产业的化工原料加工,玉米等农产品加工,还是人参、林蛙、矿泉水等特产资源的加工,都存在产品加工深度低,低端产品多的问题。四是低配套。汽车产业中国际通行的零部件与整车产值比率为1.7:1,而2015年,我省只0.44:1,汽车零部件省内配套率仅为45%;石化产业精细化学品率只有31.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10个百分点;轨道客车配套率尚不足20%。
       新旧动能接续不畅,工业增长动力不足。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省工业经济呈现出传统产业动能减弱与新兴产业动能不足的问题。从传统产业看,汽车、石化和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吉林省传统的支柱产业,都不同程度地显现出发展疲软态势。汽车产业,进入微增长时代,2015年一汽集团市场占有率为11.6%,比2010年下降2.6个百分点,行业位置由第2位下滑至第3位。石化产业,受资源和区位限制,炼油和乙烯能力仅占全国的1.4%和4.1%,炼油、乙烯扩大规模及向下游深加工方向发展的空间受限。农产品加工业,玉米主产区价格与销售区形成倒挂,正在逐渐失去竞争优势;淀粉、发酵酒精、包装饮用水等重点产品多为初级加工产品,产业链条短、产业层级低。从新兴产业看,高端装备制造业刚刚起步,新能源汽车批量生产能力不足,“吉林一号”卫星正处于前期组网建设阶段,无人机领域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智能制造装备的整体规模还不足百亿元,互联网经济总量不大,同时,我省的新兴产业也存在着“高端产业低端化”的倾向。体制机制不活,制度环境亟待改善。从政府到企业,都暴露出缺乏市场竞争意识的弊端。一是营商软环境亟待改善。部门职责存在着职能不清、分散或交叉问题,导致办事效率不高。二是地方国企活力不足。到2015年末,我省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在全国排序靠后,地方国有资产主要分布在传统产业,多数企业近几年连续出现较大亏损。三是民营经济不发达。民营经济总量小,虽已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1.4%,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创业比例低,每万人拥有私营企业87户,只占全国水平的62.6%;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我省土地、资源、资本、科技、信息、环境等要素市场发展缓慢;同时,产业层次低、创新能力不强,缺乏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整体竞争能力弱。四是资本证券化程度低。截止到2015年,我省证券化率仅为35.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8.1个百分点。上市公司只有39家,仅占全国的1.4%,排名靠后。
       创新能力不强,企业自主创新有待提高。我省各类研究、研发机构较多,称得上科技大省,但在科研投入、成果转化、发明专利以及人才吸引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企业研发投入不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为78.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0.34%,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0%,居全国第30位。科研成果转化率低,2015年在技术市场成交2891项合同中,买方单位属于我省的有1747项,占60.4%,有近40%的技术成果流到域外。拥有专利数量少,2014年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分别为2370件和1884件,只占全国的0.37%和0.4%。人才引进难、留住难,一方面是本省大学毕业生留下就业的比重很低,最多的汽车领域仅为20%,其他领域学生在我省就业的比重更低;另一方面是技术实力较强、经验丰富的科研骨干严重流失。两化融合水平不高,智能制造水平偏低。我省两化融合水平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水平。多数企业还处于工业2.0阶段,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销售等环节虽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信息化应用,但与发展需要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大型企业如一汽、吉化、长客等信息化水平较高,但其信息系统相对封闭,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挖掘;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由于认知程度不高、投资能力不强以及缺乏技术人才等因素,多数企业处于单项应用阶段,还没有实现综合集成的深度融合。总体看,全省工业企业“两化融合”需求尚未被有效激发。

       第二节 发展形势
       “十三五”时期,国内外环境将更加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工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一、全球工业发展格局将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轮科技革命为工业发展提供新机遇。未来一段时期内,全球将进入科技创新活跃期,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人工智能、3D打印、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应用,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推动关键领域技术的持续突破、不断融合和加速应用,引发工业发展理念、技术体系、制造模式和价值链的重大变革。协同、智能、绿色、服务等日益成为工业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重构工业技术体系,这为我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提供了难得机遇。全球产业分工格局重构为工业发展带来新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后,实体经济发展重新引起各国政府重视,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强化制造业科技创新和前沿领域战略布局,如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德国工业4.0、新工业法国战略、日本再兴战略、韩国新成长动力战略等等。同时,在制造业中低端领域,一些新兴经济体也在加强谋划和布局,积极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利用低制造成本优势,在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等方面展开更加激烈的争夺。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前后夹击”的双重压力,这对我省工业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和产业分工带来新的挑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为工业发展形成新压力。在经历了10多年的超级大牛市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陷入供大于求、价格大幅回落的窘境。目前,国际油价虽有回升,但仍然保持在50美元/桶以下,与金融危机前高点时的每桶145美元相比下跌幅度高达60%多。同时,天然气、国际煤炭、铁矿石、铜、黄金、白银等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下跌。由于以往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攀升刺激能源资源类产品产能规模大幅扩张,而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速持续低位徘徊,大宗商品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期难以改观。大宗商品供求格局变化和价格回落,既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和增加能源资源进口,但也会加剧上游行业和企业经营困难。在经济换档减速、需求扩张放缓、产能普遍过剩的情况下,国际市场供应增多和价格大幅下跌也对我省石化等能源加工、资源开采行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生产者价格的持续回落也会进一步加剧企业经营困难,去产能、降成本压力增大。
       二、工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五大发展”新理念为工业发展提供新思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持续推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动力、内需潜力和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我国工业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将有利推动我省工业转型升级。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将推动东北地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也为我省工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汽车、装备制造、化工等产业走出去步伐将加快,企业在境外建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建设跨境生产和营销网络、并购海外科技型企业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多,这为我省工业转型升级开辟了新的空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工业下行压力大,转型升级日益紧迫。我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钢铁、煤炭、水泥等重点行业调整产能结构。实施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成本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多措并举切实帮助企业降成本。切实化解我省部分领域库存过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加大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些将推动吉林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
       全面启动新一轮东北振兴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新机遇。201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先后出台了《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国发〔2014〕28号)、《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7号)和《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国发〔2016〕62号),这标志着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全面启动。《意见》围绕完善体制机制、推进结构调整、鼓励创新创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提出了在东北地区至少设立一家民营银行、设立东北振兴投资基金、开展生态综合补偿和生态移民试点、中央预算内设立东北地区创新链融合专项、支持东北地区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等金融改革试点、制定东北地区电力体制改革专项、支持吉林省开展可再生能源近消纳试点、与浙江、天津等省市开展对口合作等重大举措,这将为推动吉林省工业转型升级提供重大机遇。
       三、我省产业发展基础优势明显
       老工业基地振兴优势。我省传统产业发展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汽车产业,无论整车还是零部件均有较大增长潜力,2015年,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只有125辆,与世界平均165辆的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我省零部件与整车产值比率远低于国际通行的比率。石化产业,我省精细化学品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5个百分点,延伸化工产业链有较大发展空间。
       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优势。我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粮食单产全国第一位,蛋类人均占有量全国第5位。初步建立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已经形成。长白山矿泉水、人参、梅花鹿、林蛙等吉林特产资源的精深加工产品已经行销全国。
       生态资源优势。我省湿地面积172.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4.2%,东部地区达到70%以上。优质的生态资源为我省实施绿色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沿边近海优势。我省地处东北亚腹地,是国家圈定的“一带一路”建设18个重要省份之一,打通了对俄、对朝、对欧的大通道,建立了珲春——扎鲁比诺港——韩国釜山的空中通道,珲春——朝鲜罗津港——上海、宁波、泉州等东南沿海城市的海上通道,珲春——马哈林诺铁路、“长满欧”铁路等陆路通道,借港出海、借边出海的大开放、大开发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科教、人才、人文优势。我省拥有光机所、应化所、地理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国家重点科研机构和知名院校,有高校58所,有1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7个省重点实验室(含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以及中俄科技园等16个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每万人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在校大学生人数均居全国第6位。拥有一批汽车、化工、医药等领域的各层级人才和产业工人。这五大优势为吉林工业实现振兴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二章 厘清发展思路,明确目标任务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牢牢抓住国家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机遇,积极组织实施《中国制造2025吉林实施纲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发挥五个优势、推进五项举措、加快五大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加减乘除”一起做,做好“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两篇文章,加快振兴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拓展工业发展新空间,构建工业发展新体系,打造工业发展新优势,走出一条创新驱动、绿色低碳、高端切入、开放合作、加速推进的吉林特色工业化发展新路,推动吉林工业向中高端迈进,为吉林全面振兴提供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形成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激发调动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
       坚持统筹兼顾,融合发展。统筹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协调发展支柱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提高军民融合水平,提升工业发展内涵和效率。
       坚持转型升级,调整发展。把结构调整作为推动工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投资结构中做大产业规模,严格控制传统产能的简单规模扩张,不断提高产业发展层次与质量。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企业活力,创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推动宏观调控手段向更多依靠市场力量转变,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切实履行政府制定规划政策、提供公共服务和营造制度环境的重要职责。
       坚持对外合作,开放发展。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坚持沿边开放与内陆开放并举,坚持向东与向南开放两翼并进,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加强与全国及全球的产能合作。拓展工业发展空间,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合作,建立与浙江、天津对口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东北三省一区合作,增强工业集聚辐射能力。

       第二节 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围绕构建吉林特色产业体系,不断壮大工业经济总量,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实施“53321”工程,即:把装备制造产业和医药健康产业打造成新的支柱产业,推动支柱产业由3个增加到5个,从根本上改变一业独大的产业结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3万亿以上,技术改造投资达1.5万亿以上,对重点工业企业全部改造一遍;实现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以上,工业总产值迈上3万亿新台阶;工业利润实现2千亿元以上,工业运行质量显著提高;新动能产业产值规模达到1万亿元以上,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推动工业转型升级迈向新台阶。
       重点发展指标: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企业发明专利占全省发明授权总量达到50%以上,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0.5件,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500家。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全省轻重工业比重调整到40:60,五大支柱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新动能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2%左右。
       ——质量效益明显改善。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94%,制造业增加值率比2015年提高2个百分点,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保持8%。
       ——智能制造取得新进展。两化融合综合指数提高到70以上,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6%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46%以上,宽带普及率达到60%以上。
       ——绿色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8%,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22%,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下降2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
       ——集约集聚发展取得新成效。以产业示范基地、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快发展一批产业集群。“十三五”末,形成产业示范基地达到15个以上,省级特色工业园区达到50个以上,重点培育13个工业总产值超百亿元的特色工业园区。重点打造基于产业链拓展延伸、同类产业集聚、资源共享、新业态新模式、人才技术资源富集区、重大市场需求、园区基地形成的七类产业集群,到2020年集群总数达60个以上。

第三章 强化供给侧发力,构建新型产业体系
 
       第一节 加快振兴支柱产业
       把大力发展支柱产业作为推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深入挖掘比较优势,逐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加速振兴三大支柱产业。
       一、汽车产业
       围绕汽车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以做大总量、创新驱动、优化结构、转型升级为总体思路。加快提升整车产能,做大自主品牌、推动整车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发展节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着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研发与产业化,积极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及应用示范。汽车零部件建立和完善协作配套体系、轻量化制造体系,自主研发体系,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提升全产业链配套能力,着力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打造成立足本省、面向全球的国际化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到2020年,省属整车产能突破400万辆;自主品牌占全省汽车生产比重由2015年的16.8%争取提高到20%;SUV产品占全省乘用车生产比重由2015年的15.8%提高到30%。汽车产业产值实现8000亿元,力争达到10000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2000亿元,年均增长7.6%,力争达到2500亿元。汽车零部件省内配套率力争突破50%。
       二、石油和化工产业
       坚持大化工发展方向,突出原料路线多元化,推动全省化工产业走基地化、园区化、精深化之路。做优做精石油化工,盘活存量,做优增量,以提质增效为核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重点推动油品质量升级,小乙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降低柴汽比。科学规划发展现代煤化工,充分利用域外煤炭资源发展煤经甲醇制烯烃,补足产业链短板。通过打通丙烯全产业链条,发展聚氨酯等终端化工产品,建设东北地区最大的聚氨酯产业基地。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升ABS、乙丙橡胶等产品核心竞争能力并推动新材料在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产业应用。鼓励发展化工新材料,重点发展聚氨酯、聚酰亚胺、碳纤维和聚乳酸、聚羟基脂肪酸、二氧化碳基可降解塑料等新材料产业,建设全国最大的工业级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基地,推动建设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推动化工新材料向精深化、终端化发展。力争到2020年,全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实现产值3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4.5%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880亿元,年均增长4%。
       三、农产品加工业
       坚持绿色健康和精深加工方向,发挥资源和产业比较优势,通过技术管理创新、加快结构调整、提升产品品质、丰富产品品种、加强品牌建设,着力改造提升玉米深加工、畜禽乳加工和以长白山矿泉水为代表的特色食品三大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生物化工、粮豆深加工、酒类制造和烟草制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和信息化水平,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供应链安全保障新模式,打造东北乃至全国最大的绿色健康食品产业基地。到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预计完成产值6200亿元,年均增长约6%。初步建成创新能力比较突出,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规模效益优势明显,结构布局逐步合理,发展后劲充足的农产品加工强省。

       第二节 加速培育新支柱产业
       发挥我省在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科技人才、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的优势,加快将装备制造产业和医药产业培育成我省新的支柱产业,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大力推进产业深度集聚整合,优化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
       一、装备制造产业
       坚持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发展方向,以智能制造为核心,以高端装备为引领,推动传统装备高端化发展,重点打造国际领先的现代轨道交通装备、国内领先的遥感卫星高端装备、航空装备制造与维修、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装备、先进农机装备、精密仪器与装备和“专精特新”装备等研发制造基地,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推进制造业强基工程,着力推动一批产品创新和产业化,着力培育一批领军企业(集团)和“隐形冠军”企业,加快建立结构优化、技术领先、特色鲜明、绿色安全的“吉林装备”特色产业体系。力争到2020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3500亿元,年均增长约8%。
       二、医药产业
       全面推进中药现代化,全力推动生物医药、化学药、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积极构建特医食品研发生产体系和细胞工程服务体系。加快建设药品安全评价中心(GLP)、先进医疗器械产业协调创新中心,争创国家级创新中心。加快推进医疗大数据、健康云服务发展,打造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养老等一站式医药大健康服务基地。重点支持大项目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着力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搭建一批创新研发平台、培育一批自主研发新品种、支持一批重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推进一批重大技改项目。做强中药、做优生物制药、做大化学药,加快发展医疗器械,力争将医疗器械和特医食品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20年医药产业总量力争较“十二五”末翻一番,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3500亿元,年均增长约12.0%。

       第三节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瞄准国内外前沿技术,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坚持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导向,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吉林实施纲要》,重点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新材料、应急产业等领域,不断壮大新兴产业规模,打造我省新的产业增长动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到2020年,力争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2000亿元。
       一、新能源汽车领域
       以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为主要战略方向,率先实现产业化,积极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跟踪发展太阳能薄膜电池汽车,构建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基地。搭建新能源乘用车产品平台,以一汽新能源发展战略规划为主,实现从A0到C级新能源汽车全系列覆盖,能够满足城市、城际及运动等多种用户使用需求。搭建我省地方新能源商用车产品平台,实现与一汽差异化发展,产品覆盖公交客车、旅游客车、商务客车、城市卡车。打造新能源特种专用车产品平台,以地方专用车企业为主,产品覆盖环卫车、物流车、游览车、机场转运车、邮政车、巡逻车等多个品种,满足不同领域需求。
       以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控系统三大关键零部件为突破口,率先实现自主化,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推进动力电池系统、驱动电机及控制器、机电耦合装置、整车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积极开发氢燃料电池堆和储氢装置。开展基于新能源汽车的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电动制动等新型系统开发,形成关键零部件技术创新体系和自主配套体系。搭建省内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公共实验平台,着力提升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共性技术,重点发展整车集成技术、电驱动系统技术、能量存储系统技术、氢燃料电池系统技术。到2020年,形成从整车到关键零部件较为完整的产业创新体系,新能源汽车产能达到20万辆。
       二、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以高新技术为引领,着力提升创新水平。重点围绕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进一批产品产业化,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加快构建国际领先的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培育遥感卫星装备制造和遥感数据应用产业基地、通用航空装备制造与维修基地、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基地、精密仪器与装备制造基地,打造上下游衔接配套的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我省向“装备制造强省”迈进。力争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产值达到1000亿元。
       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
       依托我省在光电子、汽车电子和新型元器件等领域的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着力推进吉林省光电子产业孵化器、长春国家汽车电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长春高新区汽车电子产业园)等国家产业基地(园)建设,积极推动光电子、汽车电子和吉林电力电子等产业集群建设,构建“研发—孵化—产业化”创新价值链,壮大启明信息、吉林华微等骨干企业,扶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提升集成电路核心能力、基础电子创新能力、电子专用设备仪器支撑能力、新能源动力电池供给能力、终端电子产品制造能力、智能制造硬件能力、汽车电子配套能力,全面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形成产业集聚发展格局。到2020年,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00亿元,年均增长约9%。
       四、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领域
       按照“创新供给、标准引领、品牌带动、智能升级”的高端发展思路,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新产品研发为驱动,以园区建设为承载,以重点企业为依托,加快产品研发力度,加快项目建设力度,加快传统企业升级力度,促进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创新发展,提高医药产业整体竞争力。生物医药领域,重点围绕糖尿病、恶性肿瘤、生殖障碍等疾病需求,发展抗体药物、抗体偶联药物、全新结构蛋白及多肽药物、多联多价新型疫苗等。医疗器械领域,重点围绕体外诊断、生物基材料、医学影像等领域,推动免疫分析仪、基因测序仪、快速诊断仪等体外诊断设备以及医用高端敷料,生物基可吸收性骨科植入材料产业化。努力实现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的关键(核心)零部件的技术突破和实际应用。
       五、新材料领域
       以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体系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突出品级提升,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化工新材料、高强轻型合金材料等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完善碳纤维、玄武岩纤维等特色产业链,重点发展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加快绿色制备技术、结构功能复合技术、仿生技术、3D打印技术等重大技术创新,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态势。打造合成橡胶、生态环境高分子材料、专用聚烯烃三大中试中心和绿色化学化工、先进能源、先进材料、军民融合等四个孵化中心。到2020年,力争新材料领域产值达到1000亿元。
       六、应急产业领域
       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应急产业的良好机遇,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多元主体协同的应急产业发展格局。围绕提高各类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重点发展监测预警类应急产品。围绕提高个体和重要设施保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重点发展预防防护类应急产品。围绕提高突发事件处置的高效性和专业性,重点发展处置救援类应急产品。积极创建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关键技术突破及产品研发,推进应用领域逐步扩大,努力做到“升级一批,扶持一批,培育一批”,不断提升我省应急产业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推进应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第四节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坚持以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为发展导向,立足产业基础,坚持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冶金、建材、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品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大力提升传统产业整体竞争力。
       一、冶金产业
       推进技术创新、绿色发展、两化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着力突破精深加工、智能制造等核心关键技术,弥补应用技术短板。推进产品升级换代,重点发展优质钢系列品种和铝、镍、镁、钼精深加工产品,形成“高、特、专、精”为主导的产品结构。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化解过剩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争取到2020年,冶金行业产值实现1630亿元,年均增长约3%。
       二、建材产业
       以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改造提升传统行业,严格禁止水泥、玻璃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按照重组减量、减量重组原则化解水泥行业过剩产能,优化产能布局,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发展特种水泥和部品部件,推动玻璃产品精深加工。加快构建建材产业新体系,大力发展绿色和生物质建材、硅藻土等无机非金属材料、装配式预制部品部件等新型建材,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尽快形成我省建材工业的要素转化力、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带动力。到2020年,建材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基本解决,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建材产值达2200亿元,年均增长约4%,成为我国重要的绿色和新型建材生产基地。
       三、轻工产业
       立足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以建设国内低成本、创新型、绿色环保的轻工产品制造中心为目标,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着力改善轻工产业供给结构,补齐轻工产业短板,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发力,加快轻工产业向中高端跨越。加强对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促进产业集聚和链式发展,做大做强木制品加工及家具、造纸、皮革、塑料、日化、工艺美术等特色产业链。着力发展一批特色产业集群、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企业、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一批新特优产品,促进轻工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轻工产业深度融合,提升轻工产业的竞争力。到2020年,全省轻工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80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约4%。
       四、纺织产业
       立足产业基础,坚持以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为重点,按照“做强化纤行业,做精棉纺、毛纺、麻纺行业,大力发展制袜、服装行业,拓展产业纺织品应用”的发展思路,着力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产业,强化产业集群效应,优化区域合理布局,打造支撑有力、结构优化、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先进纺织产业制造基地。到2020年,全省纺织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20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约6%。

第四章 强化创新驱动,培育产业创新支撑体系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完善新型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应用,积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促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使技术创新真正成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内生动力。

       第一节 完善新型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搭建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汇集创新资源,建立共享机制,围绕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积极搭建新型协同创新平台。推行网络化协同创新模式,鼓励龙头企业或互联网企业建设网络化协同研发和众包设计平台。鼓励骨干企业、科研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统筹开展协同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重点推进高性能纤维、先进医疗器械等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构建一批能够承担从技术研发、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的新型区域性协同创新平台。
       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以产学研联合方式,加快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建设,支持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吉林大学、省农科院和中国一汽等单位面向制造业关键共性技术,建设大型试验装置和重大创新基地,为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推动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建设一批省级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中试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推动高速动车组实验测试、信息安全测评、药物安全性评价(GLP)、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等各类共性创新平台建设,提高产业创新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大型科学仪器协作、科技文献信息等共享平台,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学装置、重要试验设备等科技资源向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开放。
       推进技术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动长春市高新区、净月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积极推进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长春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长春北湖科技园等一批科技创新产业园建设,建设吉林特色的产业创新资源整合平台。

       第二节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运用财政补助机制激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建设各类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参与省、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对研发投入较高企业,省级各类专项资金以风险补偿、创投引导、贴息等方式优先予以扶持,引导商业银行、担保机构、创投及天使基金等社会资本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利用科技保险等工具促进企业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强化国家、省、市(州)三级企业技术中心梯队建设,鼓励企业争创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支持建立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院士、博士后工作站等,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打造一批创新型企业。推进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探索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新机制。引导资金、技术、项目、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大力培育一批成长性强、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十三五”期间争取培育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2%以上的科技小巨人企业1000户以上。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研发主体和应用主体。

       第三节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创新转化模式。深化以省院、省校合作为重点的产学研合作,推进“两所五校”科技成果转化试点,支持以企业技术需求主导、成套工艺转让、科研单位创办企业、科研人员领办企业、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机构等模式,围绕产业和地方需求开展技术攻关、技术转移、技术熟化和产业化应用,有效推动科技成果本地转化。
       完善市场化服务。加强吉林科技大市场建设,促进科技成果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加快技术转移机构和国家技术转移东北中心建设,支持有条件的技术转移机构与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合作建立投资基金,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投资力度。
       建设产业化载体。加快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中试中心、孵化基地等科技成果熟化、转化载体建设,围绕产业化载体、产业园区、产业发展基金和健全产业政策体系,探索完善从研发成果到项目孵化再到产业化的协同创新“吉林方案”,促进科技成果与转移转化、资本化、产业化等环节的高效对接。

       第四节 攻克一批关键、核心、共性技术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重点技术攻关方向,结合我省产业发展实际,深入实施“双十”重大项目、重点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攻关项目、科技发展、企业技术创新推进工程等技术创新工程。在支柱产业领域,加快研发汽车轻量化材料及制造技术、汽车电子器件及智能控制器件制造技术、节能、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核心部件研发及产业化技术,推动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在汽车整车上的应用,推动化工催化、精密合成、生物质高效转化等化工技术开发,加快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产品溯源技术、智能检验检测技术的开发应用,加强农产品向生物化工产品和健康功能产品转化等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农产品向高端有机绿色和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在优势产业领域,着重在中药、生物药、化学药、生物健康与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及制药装备与检测仪器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开发新一代高速轨道交通装备技术、星载一体化技术、机器人和智能装备技术、装备制造特种材料及加工工艺开发等应用技术。在新兴产业领域,加快合成树脂、合成橡胶、高性能纤维与复合材料及硅藻土、聚乳酸等材料开发转化,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高性能计算、“互联网+”制造业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应用;加强激光加工、显示照明、光电检测与控制等技术创新与转化;加强石墨烯、增材制造等新材料技术;下一代基因组测序、干细胞、合成生物等健康技术,微纳米电子、光子技术、空天技术和疫苗佐剂等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发,增强未来工业经济发展潜能。

       第五节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指导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储备,支持企业争创吉林省著名商标,申请中国驰名商标保护,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知识产权竞争优势明显的领军企业。
       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股权投资基金和创投基金等方式,加大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资金投入,建设一批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集聚区,推动先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
       强化知识产权综合运用公共服务。搭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推动专利技术转移转化,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络,推动各类知识产权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专利、商标、版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信息共享开放。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加强行政执法机制和能力建设,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切实保护创新创业者知识产权合法权益。

       第六节 推动创新环境优化
       优化政策环境。制定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关键零部件和重点新材料推广应用政策意见,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促进新产品、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和设备更新改造。
       扩大高校、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高校院所管理员额、岗位设置、引进人才自主权,更大的科技经费支配权和资源调动权及科技成果使用、收益、处置管理自主权。
       优化金融环境。推动设立各类创新创业引导资金,强化科技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增加科技信贷投放,加强新型融资模式、服务手段、信贷产品、抵质押方式等创新与推广。
       优化人才环境。落实对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股权激励等相关政策制度,进一步完善对企业科技人员的人才评价、选拔、培养、使用、收入分配等激励机制。支持企业引进和培育创新人才,加快培养符合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科技人才,造就一批产业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

第五章 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
 
       第一节 实施工业强基工程
       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简称“四基”)直接决定着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是提升我省工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围绕落实《中国制造2025吉林实施纲要》,统筹推进“四基”发展。瞄准国家强基工程高端突破,着眼我省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需求和薄弱环节,依托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和骨干企业,滚动实施156项工业强基重点项目,集中资源突破一批市场需求大、基础条件好、带动作用强的基础产品和技术,为工业强省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节 实施智能制造工程
       围绕贯彻落实国家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顺应当前和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和制造业变革趋势,扎实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瞄准国家制定的“十三五”期间智能制造的目标任务,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完成智能生产装备改造,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普及;一汽、长客、东北工业集团等大型制造企业基本实现智能转型,打造成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汽车、装备制造、医药、纺织等行业重点企业完成智能生产装备改造,行业逐步向智能转型迈进。结合我省制造业尚处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并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情况,采取分地区、分行业、分企业等方式灵活组织,依层次实施差异化推进措施,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快智能制造步伐。

       第三节 实施绿色制造工程
       全面落实制造强省战略,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围绕资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提升,以传统制造业绿色化升级改造为重点,以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发展为牵引,以示范试点为抓手,加快构建绿色工业体系,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建立工业绿色发展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工业高效清洁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到2020年,绿色制造水平明显提升,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建立。与2015年相比,传统制造业物耗、能耗、水耗和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

       第四节 实施服务制造工程
       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以工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大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供给主体,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提高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制造业服务化。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平台,以拓展供应链增值服务为核心,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服务制造、协同制造和网络营销,加快制造业向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转型,鼓励企业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在供应链内及供应链间实现服务化。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增加服务投入,延伸服务链条,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并重转变。鼓励制造业企业发展定制化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等。引导企业拓展在线监控诊断、远程故障诊断及维护、工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运行维护、网上支付结算等新业务及产品后市场服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由提供单一设备或产品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整体解决方案转变。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建立企业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推广大型制造设备、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到2020年,推动形成10-15个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制造业服务化试点,培育30-50户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制造业服务化试点企业。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围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实施意见》,坚持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坚持创新驱动,以制造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为导向,着力培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工业设计、维护维修、工业软件等支撑工业升级且与工业紧密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制造业关键领域和高端环节突破发展,实施总承包、总集成和全生命周期服务等服务模式,延伸制造业产业链“微笑曲线”两端,打造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服务体系。力争到2020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产业布局更趋合理,内部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关联辐射效应不断扩大,国际竞争力有较大提升,成为省内服务业的重要增长极。

       第五节 实施安全生产技术改造工程
       将政府引导和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相结合,实施安全生产技术改造工程,推广安全生产科研成果和重大安全装备,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装备,强力淘汰不符合安全标准、安全性能低下、职业危害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工艺、技术和装备,不断提升企业安全生产能力,从源头治理上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严格行业规范和准入管理,严禁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低的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高风险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搬迁改造,实施退城进园。大力推进传统产业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安全生产水平。鼓励和推动民爆、石化、冶金、装备等重点行业企业对机器设备和工具、生产工艺和操作方法、劳动保护和生产环境以及厂房设施和管理手段等方面开展安全技术改造。在危险环节和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实施“机械化换人、机器人作业、自动化减人”改造,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提高企业安全防护和信息化监管水平,坚决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到2020年,民爆行业工业炸药危险等级为1.1级的工房现场操作人员原则上实现6人(含)以下,工业炸药制品危险等级为1.1级的工房现场操作人员全部实现9人(含)以下。

第六章 加强企业培育,激发企业活力
 
       积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发展中小企业,构建龙头引领带动、中小企业专业化协作、精特新配发展的现代产业分工协作体系。

       第一节 引进培育龙头企业
       在抓好规模以上企业增量的同时,培育一批区域性、全国性知名的大企业。建立健全大企业大集团培育的服务协调机制,推

上一篇:关于印发吉林省国民营养实施计划
下一篇:吉林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