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
关于吉林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结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加快振兴老工业基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历史机遇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对于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市“十一五”规划于2004年上半年全面启动编制工作,按照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案和规定程序,至2006年2月,圆满完成了《吉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并经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十一五”规划工作总结和继承了以往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又增加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创新,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情况
我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在时间进度上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04年前期调研形成思路框架阶段;二是2005年实质编写形成《纲要》草案阶段。
(一)第一阶段主要工作
一是成立了“十一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各有关部门、县(市)区为成员单位。二是按照国家、省对“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我们组织制定了《吉林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了规划体系、规划名称、规划期及主要内容,并以文件(吉市计办字[2004]31号)形式下发到各县(市)区、市直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三是经过认真研究和筛选确定了40多个“十一五”规划前期重点调研课题,以市政府传真电报(吉市政电[2004]16号)下发了《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十一五”规划调研工作的通知》,将调研课题分解落实到相关单位,并对调研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四是各部门对40多项重点专题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了一批较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2004年底提出了全市“十一五”规划思路和纲要框架。
(二)第二阶段主要工作
一是2月份召开全市“十一五”规划工作会议,安排部署规划编制工作,下达专项规划编制任务;二是2005年上半年形成了近60个专项规划初稿,市发改委于7月初编制形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初稿;三是经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于2005年9月形成《纲要》草案,今年初,市人代会批准颁布实施。
二、主要经验体会
(一)认真开展前期调研是规划编制的基础
目前,“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已取得圆满的成果,能够顺利完成编制任务,在于前期调研工作打下的坚实基础。
“十一五”规划工作从2004年初开始着手。在总结回顾“十五”发展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潜力、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及“五个统筹”的要求,找准“十一五”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市政府组织有关方面对40多项重点专题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同时,市政府加大了督查力度,通报下发了《关于“十一五”规划调研工作进展情况的督查通报》,针对调研工作中的问题提出了督查要求,有力地推动了调研工作,形成了一批较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十一五”规划思路和纲要框架的确定打下基础,也为各专项规划、县(市)区规划提供了编制依据。
(二)规范程序、充分论证是规划质量的保障
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我们严格履行规划编制程序,规划编制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纲要》初稿形成后,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听取“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汇报,对规划《纲要》多次组织进行不同范围的咨询、论证会议,征求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省信息中心和省政府研究中心等有关方面专家,市五大班子领导及各有关部门,以及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众征求建议,形成了较高质量的《吉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同。
为加强专项规划的统一管理,规范专项规划的审批程序,增强专项规划的导向性、约束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之间的充分衔接,2006年3月我委发布了《关于专项规划衔接、论证、报批的通知》(吉市发改规划字[2006]26号),对专项规划的报批要求和审批方式作了要求,明确规定各专项规划的审定批转下发。目前,各专项规划的审查或审核工作正在进行中,9月末将基本结束。
(三)创新是规划成败的关键
“十一五”规划是实行规划体制改革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按照《规划编制条例》创新规划思维、创新规划的要求,我市“十一五”规划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一是创新编制方式。采取“开门编规划,花钱买思路”的方法,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积极吸取国内外规划编制的先进经验,采取灵活多样的运作方式,重大课题和关键领域的研究公开向社会招标。
二是创新规划内容。树立空间均衡的发展理念,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确立空间规划的重要地位,通过对空间开发的引导和约束,提出不同区域的空间发展布局、目标和方向。
三是规范编制程序。按照《规划编制条例》要求,从前期调研、思路草拟、规划编制、衔接论证、批准公布,到评估、修订和废止都严格履行程序,使规划工作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
四是创新编制成果。规划《纲要》形成和获准颁布以后,我们在媒体上进行了广泛宣传,在机关干部中进行了宣讲,从而激发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发展和创业的热情,并为监督和约束规划实施提供便利条件。
(四)运用和实施效果是检验规划的标准
“十一五”规划编制完成后,各级领导各部门重视规划实施运用,在年度计划和其他工作安排上,遵循规划确定的方向目标,按年度落实“规划”确定的任务,增强了工作的前瞻性、计划性和条理性,“十一五”规划的指导作用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同时,规划纲要还对土地规划、城市规划修编等其他规划的研究编制提供了详实的依据和纲领性的指导。《纲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同,普遍认为是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得当,政策到位,符合吉林市实际发展情况,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是吉林市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纲要》得到各级领导、部门和社会各界认可,也是对发改委工作的肯定。
三、存在不足及努力方向
在总结经验和成绩的同时,我们认为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个别地区和部门对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高,工作主动性不够,甚至应付了事推诿扯皮,给规划编制工作带来了困难。同时,在组织领导、经费保障上,与城镇、土地规划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二)眼界不宽。在“开门编规划”方面,虽然也进行了一些咨询,但真正“走出去”不多,与一些兄弟地区和省份相比,学习交流的不够,思维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缺乏实施保障。以往经验告诉我们,五年规划只在编制过程中得到重视,而在实施过程中往往被忽略,规划锁在抽屉里,束之高阁,变成“一纸空文”,规划的指导作用被弱化,原因在于缺乏必要的实施手段,如何保障其严肃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发挥其应有指导性作用,仍然需要研究探讨。
“十一五”这一轮规划编制工作虽已结束,但规划探索创新的工作还刚刚起步,面对的难点问题还很多,尤其是振兴象吉林市这样历史包袱沉重的老工业城市,实施规划的任务还很重,我们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探索规划工作。我们有决心在省发改委的指导帮助下,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城市的经验,把“十一五”规划落实实施好,为全省振兴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吉林市发改委
二零零六年八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