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幅员面积5140平方公里,总人口130万人,2008年被列入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近年来,辽源市依靠政策牵动、行政推动、投资拉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等一系列举措,接续替代产业快速成长,新的产业支撑体系逐步形成,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历史积留的问题得到逐步化解,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良性循环。
一、牢牢把握第一要务,聚焦转型升级,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辽源市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聚焦经济转型和产业体系重构,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发展的均衡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新的产业支撑体系逐步形成。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两大主导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60%,高精铝加工、纺织袜业、医药健康、蛋品加工、新能源五个特色优势产业占比达20%,主导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2016年三次产业比重为7.7:57.3:3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2007年增加近200亿元。现代农业稳步发展,标准化示范园区和绿色有机生产基地规模不断扩大,特色农业竞争力不断提高。新型工业化进程逐步提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达58.8%。电子信息、商贸物流、旅游休闲养生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实现较快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8.4%,民营工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90%,主要指标增速始终处于全省前列。
二、扎实推进改革创新和扩大开放,着力释放发展活力,有效拓展发展空间。坚持以改革创新破解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加快发展动能转换,行政审批、财税体制、商事制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土地确权登记、农村金融、农村户籍、粮食流通体制、供销社综合改革等农业农村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投融资体制改革、城镇化配套改革稳步推进,影响发展的体制性、深层次矛盾逐步得到解决,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着力推动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促进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每年滚动实施150个左右工业技改项目,投达产项目贡献工业产值增量的80%。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累计建立各类研发中心96个,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重点的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获批建设。扎实推进行政服务提质提效,不断优化投资环境,2016年“放管服”改革满意度测评位居全省第一。拓展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空间,引进域外资金年均增长9.8%,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2.6%。推进辽源经济开发区及县(区)工业集中区扩容升级,特色产业向园区集聚趋势正在形成。
三、着力推进辽源特色城镇化,全面提升基础建设品质,城乡面貌日益改善。坚持把特色城镇化作为拉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城乡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建设机制和以城带乡、梯次推进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辽长铁路、伊开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顺利推进,辽源机场前期工作正式启动。调整完善城区发展规划,协调推进老城区改造和南部新城建设。持续推动东辽河、大梨树河等城防工程和城区街路、桥梁、景观建设,加强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实施畅通工程,城市环境明显改善。“智慧城市”建设取得重要成果,南部新城“四馆”、职教园区、地下综合管廊加快建设。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建立覆盖城乡的污染防控治理体系,加强矿山环境治理,累计恢复治理面积619.7公顷。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四、致力于改善民生,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累计投资503亿元,完成民生实事409件。坚持打好扶贫攻坚战,统筹实施“六个一批”精准扶贫措施,组织实施各类扶贫项目275个,累计投入3.23亿元,实现稳定脱贫1万余人。创新推出“五点双享两救助”保障机制,低收入群体生活保障处于全省领先水平。棚户区改造成效显著,市本级40片棚户区已彻底改造37片,累计完成拆迁9.56万户;拆除棚户区房屋439.31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回迁住宅799.5万平方米;安置回迁居民9.48万套。棚户区人均住房面积也由改造前的14.2平方米达到改造后的22.3平方米。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6%和9%。城乡居民医疗和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全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验收。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医疗服务水平和全民健康水平大幅度提高。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成功举办首届辽源国际琵琶艺术节和“辽源杯”琵琶演奏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