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08年被列为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以来,辽源市牢牢把握加快转型、全面转型这一工作主线,立足辽源实际,积极探索发展路径。“十二五”时期,辽源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转型发展主线不动摇,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跨越。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015年,辽源市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
750.1、
1448、
206.7亿元,是“十一五”末期的
1.83、
2.44、
1.92倍,年均增长
9.8%、
19.5%、
1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
2580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
1.6倍,年均增长
15.7%。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为
42.06、
28.1亿元,是“十一五”末期的
1.5倍、
1.6倍,年均增长
8.4%、
10.5%。
二是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0年的10.4∶56.2∶33.4调整到2015年的8.1∶57.8∶34.1,工业地位更加突出,以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两大主导产业和高精铝、纺织袜业、医药三个特色优势产业为主的接续替代产业架构初步形成,产值占工业总产值近80%。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6.6%,科技研发经费逐年增加,占市本级财政支出比重达到1.2%,企业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企业退城进区、产业升级和人居环境改善奠定基础。
三是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高。辽源市先后被确定为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市和智慧城市试点市。“智慧辽源科技惠民成果转化综合示范项目”被科技部列入2013年度国家科技惠民计划。全市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9家,与吉林大学等30家科学院所及大专院校开展了产学研合作。2014年,辽源市被认定为吉林省医药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获批建设针纺产业技术和化学制药产业两个吉林省创新战略联盟。东北袜业大学生科技园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四是城乡建设取得新成效。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伊开高速一期、营东梅、吉草高速和辽西、辽长铁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网初步形成。高等级公路里程达到329公里,农村公路实现“村村通”。城市路网体系日趋完善。完成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东辽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城市防洪等一批重点工程。天然气管网覆盖主城区。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达到54.5%,比“十一五”末期提升将近4个百分点。
五是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加大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力度,深入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全面完成“十二五”时期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四个林场实现了“禁伐”,城市中心区全面实行“禁烧”,全市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5%,工业废气排放稳定达标率达到90%。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东辽河流域治理、水源地保护工程有序推进。全面推进矿山湿地公园规划区企业搬迁和植被恢复。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运营,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达标排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开展,村容村貌得到改善。辽源市省级园林城完成创建,省级卫生城、省级生态城通过验收。
六是对外开放达到新水平。对外贸易总量实现快速增长,总体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产品已辐射到55个国家和地区,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74亿美元,是“十一五”末期的4.45倍,年均增长34.8%。出口产品以铝型材、纺织品、农副产品等为主导,产品附加值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领域拓展到欧洲、北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麦达斯轻合金、嘉利达明胶、香港中聚、大连美罗、宁波均胜、长春欧亚、香港弘裕、IBM等知名企业和项目先后落户。
七是民生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城乡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改善,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
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93%,全市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达
3000人。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城市公共医疗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劳动就业保持较高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十二五”时期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
10.9%和
11.7%。城乡居民医疗和养老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进程加快。